房地產調控政策進入“真空期” 各地樓市微調松緊不一
發(fā)布日期:2012-10-29 瀏覽次數:3007
在國家房地產調控暫未出臺任何新政策的“真空期”,地方的政策微調正在唱“主角”。
中原地產統(tǒng)計顯示,自國務院派赴各地的督查組回京后,9~10月以來,各地及中央部委已超過15次釋放政策再收緊的信號,許多地方還有實際舉措出臺。但也正是在這一時間段中,類似貴陽、蘭州等城市推出的“買房即落戶”以及財政補貼人才購房等條文,卻被業(yè)界視為變相放松。
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(微博)告訴記者,未來房地產調控的基調還將延續(xù)此前的政策,執(zhí)行力度上或會從緊,增加市場化調控手段的腳步應該說也會越來越近。
地方調控有松有緊:在中央政策基本處于真空期的時間內,各地對于樓市的調控方式和手段都不盡相同,最直觀的表現(xiàn)便是松緊不一。
9月29日,兩部委曾發(fā)文強調加強房地產用地和建設的管理調控,積極促進房地產市場繼續(xù)向好發(fā)展,其中提到對閑置土地的處罰,土地市場的調控也就成為接下來調控的重點。
長假之后,多個城市開始圍繞土地政策動刀,基調是從緊。例如,杭州規(guī)定住宅用地溢價率超過50%后,將采取競保障房面積的方式出讓;珠海也出臺土地新政,規(guī)定土地閑置未滿1年的按土地價款總額的20%收取閑置費,閑置滿一年的由政府無償收回。
站在從緊調控一端的還有北、上、廣等一線城市。9月北京市表示加強限購審核,京籍居民購房須持二代身份證,同時暫停了10宗土地的交易;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也證實將對中心城區(qū)個別異常高價的住宅項目暫時采取限售措施,主要包括限制預售規(guī)模、控制交易節(jié)奏等。
有緊亦有松,最典型的城市便是貴陽和蘭州。國慶長假期間,貴陽市公布文件,提出在貴陽購買商業(yè)、辦公用房和首次購買住房的,可享受本市戶籍人口就業(yè)、入學和就醫(yī)等同等待遇,并且還不受入住時間和購房面積的限制。蘭州的一項新政則稱,對引進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,將采取住房貨幣補貼或實行配置住房兩種方式進行保障。
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絮告訴記者,雖然中央連續(xù)重申嚴格執(zhí)行樓市調控政策,但在土地財政和房地產稅收持續(xù)下降的背景下,地方政府微調甚至放松的動力依然很大。
(信息來源:合房網)